本文引用:國家林業(yè)標準LY/T3044—2018《人造板防腐性能評價》
人造板防腐性能評價
1 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人造板防腐性能的術(shù)語和定義、防腐性能的檢測、防腐性能的評級與規(guī)定和檢測報 告 等 。
本標準適用于各種人造板材的防腐性能檢測和評價。
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yīng)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13942.1—2009 木材耐久性能 第1部分:天然耐腐性實驗室試驗方法
GB/T 13942.2—2009 木材耐久性能 第2部分:天然耐久性野外試驗方法
GB/T 14019 木材防腐術(shù)語
GB/T 18259 人造板及其表面裝飾術(shù)語
3 術(shù)語和定義
GB/T 14019 和GB/T 18259界定的以及下列術(shù)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人造板防腐性能 decay-resistance of wood-based panels
人造板抵抗木材腐朽菌侵蝕敗壞的能力。
4 人造板防腐性能檢測
4.1 人造板防腐性能實驗室檢測方法
4.1.1 試樣取樣和試件制備
4.1.1.1 試樣取樣
自待檢測的人造板中隨機抽取一張(規(guī)格尺寸1220mm×1220mm)作為樣板,如果樣板尺寸偏 小,可增加樣板數(shù)量。從樣板兩端處分別取試樣2塊試樣尺寸為300 mm×300 mm(長×寬)(見圖1), 從試樣上截取用于防腐性能檢測的試件。
圖 1 人造板防腐性能實驗室檢測試樣和試件制取示意
4.1.1.2 試件的制取及其尺寸和數(shù)量
對于單板層積材、單板條層積材、定向刨花層積材等厚度較大的人造板材,在圖1的2塊試樣劃定 的位置上制取尺寸為20 mm×20 mm×10 mm(長×寬×厚)的試件;對于刨花板、定向刨花板、膠合 板、纖維板等板材,在圖1的2塊試樣劃定的位置上制取尺寸為20 mm×20 mm(長×寬)×公稱厚度的 試件。試件的表面和邊部平整、無殘缺、起毛。每種人造板至少制取12個試件(見圖1),其中6個試件 用于白腐菌檢測,6個試件用于褐腐菌檢測,若增加檢測菌,則每增加一種檢測菌應(yīng)增加6塊檢測試件。
4.1.2 試件處理
4.1.2.1 干熱滅菌
將制取好的試件置于不低于40℃的烘箱中烘至恒重稱取其質(zhì)量后,將試件放入培養(yǎng)皿中,再將盛 有試件的培養(yǎng)皿放回不低于40℃的烘箱中表面滅菌至少12 h。
4.1.2.2 無菌操作
將干熱滅菌后的試件浸入無菌蒸餾水中片刻后取出試件,濾干試件表面的水分,等待接種。
4.1.3 測試菌種
至少選用一種白腐菌和一種褐腐菌對需評價防腐性能的人造板材進行檢測,必選的菌種為:白腐 菌:彩絨革蓋菌 Trametes versicolor(L.ex Fr.)Pilat;褐腐菌:密粘褶菌Gloeophyllum trabeum(Pers.ex Fr.)Murr. 此外,根據(jù)檢測需要,可增加其他菌種作為檢測用菌種,但所用菌種需由國家級菌種保藏 管理中心提供。
4.1.4 檢測方法
人造板防腐性能實驗室檢測方法按照GB/T 13942.1—2009 中第8章的規(guī)定執(zhí)行。
4.2 人造板防腐性能野外檢測方法
4.2.1 試樣和試件制備
人造板性能野外檢測試樣的取樣方法同4.1.1.1。試樣取樣及試件制作參照圖2進行。對于單板 層積材、單板條層積材、定向刨花層積材等厚度較大的人造板材,試件尺寸為300 mm×20 mm×20 mm; 對于刨花板、定向刨花板、膠合板、纖維板等板材,試件尺寸為300 mm×20 mm×公稱厚度。每種待測 人造板板材需取20根(塊)試件。
圖 2 野外檢測取樣及試件制作示意圖
4.2.2 試件安插
試件安插方法按照GB/T 13942.2—2009 中5.1的規(guī)定進行。
4.2.3 檢測方法
人造板防腐性能野外檢測方法按照GB/T13942.2—2009中5.2的規(guī)定進行。
4.3 結(jié)果
4.3.1 實驗室檢測結(jié)果
實驗室檢測結(jié)果以人造板試件受木材腐朽菌腐朽前后的質(zhì)量損失率為判定依據(jù)。計算所有檢測件 的質(zhì)量損失率,取其算術(shù)平均值作為評級依據(jù)。
4.3.2 野外檢測結(jié)果
野外埋地一年后即可進行檢測結(jié)果調(diào)查。調(diào)查埋地防腐人造板試件在肉眼觀察下的腐朽程度,并 按 GB/T 13942.2—2009 中表1記載檢測試件的耐腐朽分級值。逐根調(diào)查記錄后,按GB/T 13942.2— 2009中6.1的規(guī)定計算其完好指數(shù),完好指數(shù)四舍五入達1.6時,該人造板試件的檢測可終止,并以此 年限為該試件的平均耐腐朽年限。
5 人造板防腐性能評級與規(guī)定
5.1 人造板防腐性能評級
人造板防腐性能等級分為0級、1級和非防腐級,具體指標應(yīng)符合表1的規(guī)定。
表 1 防腐人造板防腐性能評級
項目名稱 | 防腐等級 | ||
防腐性能 | 0級(強防腐級) | 1級(防腐級) | 非防腐級 |
實驗室腐朽檢測結(jié)果 | 質(zhì)量損失率≤3% | 3%<質(zhì)量損失率≤10% | 質(zhì)量損失率>10% |
野外埋地檢測結(jié)果 | 耐久年限>9年 | 耐久年限6~8年 | 耐久年限<6年 |
5.2 人造板防腐性能評價判定
5.2.1 評價人造板防腐性能時,野外檢測為非必檢項。
5.2.2 測試人造板的實驗室腐朽檢測結(jié)果、野外埋地檢測結(jié)果達到表1規(guī)定的相應(yīng)等級要求時,則防 腐等級判定為相應(yīng)等級。
5.2.3 當實驗室和野外埋地檢測結(jié)果所評定的防腐等級不一致時,取野外埋地檢測方法評定的等級為 該人造板的防腐等級。
6 檢測報告
檢測報告至少應(yīng)給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
——待測人造板種類和名稱、防腐處理情況;
——試樣取樣及試件制備方法;
——檢測所用菌種;
——人造板防腐性能檢測種類(實驗室檢測或野外檢測);
——執(zhí)行標準編號;
——實驗結(jié)果、防腐等級;
——檢測單位、試驗人;
——檢測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