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引用:GB T 17657-2022《人造板及飾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試驗方法》中表面膠合強度測定——方法1
1方法描述
表面膠合強度是指板表面層的刨花或纖維與下層材料之間(未飾面板)或飾面材料與基材之間(飾面板)的粘接強度或粘接質量,用垂直于板面表面層的最大破壞拉力與試件膠合面積之比表示。本方法適用于未飾面的刨花板、纖維板、水泥刨花板以及非單板飾面的人造板等產品。
2儀器設備
2.1TDSB-WS3型人造飾面板電子萬能試驗機根據產品要求選擇合適的載荷量程范圍,測量精度為載荷值的1%,可調節(jié)加載速度。
2.2銑刀,可以銑如圖15所示的環(huán)形槽。
2.3專用卡頭(圖16)。
單位為毫米
圖15試件環(huán)形槽圖16專用卡頭
2.4游標卡尺,量程0mm~150mm,分度值0.05 mm或優(yōu)于0.05mm。
3試件要求
3.1試件尺寸
通常試件尺寸為長l=(50±1)mm,寬b=(50±1)mm
3.2試件銑槽
在試件表面用銑刀銑一環(huán)形槽,尺寸如圖1 5所示。槽的內徑為3 5.7-8 mm(圓面積約為1000 mm2)。對于未飾面試件,槽深(0.3±0.1)mm,銑槽寬度不小于1.5 mm。對于飾面試件,切割穿透飾面材料,但切入基材的深度不超過0.3 mm。試件經銑槽后表面用砂紙輕砂,并除去粉塵。
3.3試件平衡處理
必要時,將試件置于溫度(20±2)℃、相對濕度(65±5)%的TD17657-YH型人造板理化性能試驗恒溫恒濕可編程環(huán)境箱中平衡至質量恒定,即相隔24h兩次稱重結果之差不超過試件最后一次稱重質量的0.1%。
4試驗步驟
4.1把環(huán)氧樹脂膠或融化的熱熔膠均勻涂布在專用卡頭表面,使卡頭與試件圓表面膠合在一起,防止膠液溢人槽內。若熱熔膠的加熱過程對某類試件(如:干法纖維板或某些飾面板)表面膠合強度存在負面影響,則應使用冷固化環(huán)氧樹脂膠代替熱熔膠。
注:若膠溢入槽內,可用小刀沿環(huán)形槽割劃,使溢流出來的膠與卡頭分離。
4.2若試件厚度為1 0 mm<t<15mm,用環(huán)氧膠或融化的熱熔膠把厚度為1 0 mm、邊長為50mm的正方形鋼片粘接在試件的背面,以起增強作用。若試件厚度不大于10 mm,除了在試件背面粘接厚度為10 mm、邊長為5 0 mm的正方形鋼片外,在試件上表面與卡具之間放置一塊厚度為2 mm~3mm、邊長為50 mm的正方形鋼墊片,在墊片中央有一直徑為40 mm的孔(見圖17)。
單位為毫米
圖1 7鋼墊片(用于試件厚度t≤10 mm)
4.3待試件上膠黏劑完全固化或熱熔膠膠合試件冷卻至室溫,將膠合組件放入試驗機夾具中(見圖18)。選擇適當的加載速度并恒速加載,使試件在(60±30)s內破壞,記錄最大載荷值,精確至1N。
5.2板表面膠合強度
板表面膠合強度以同一張板內所有試件表面膠合強度的算術平均值表示,精確至0.01 MPa。
a)試件厚度t≥15mm標引序號說明:
1——卡具;2——卡頭;3——試件;4——卡具;5——鋼墊片:6——鋼片。
單位為毫米
b)試件厚度t≤10mm
圖18表面膠合強度測定卡具夾持示意圖
4.4若測試時出現卡頭和試件之間的膠層破壞,試驗結果作廢,則應在原試樣上另取試件重測。
5結果計算與表示
5.1試件表面膠合強度
試件表面膠合強度(a,)按式(12)計算,精確至0.01 MPa。
σ?=Fmax/A
式中:
σ?——試件表面膠合強度,單位為兆帕(MPa);
Fmax——試件表面層破壞時的最大載荷,單位為牛頓(N);
A——試件與卡頭粘合面積,A=1000 mm2。